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创历史新高,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居首!

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创历史新高,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居首

时间:2025-07-06 12:31:13 来源:计上心来网 作者:百科 阅读:544次

原标题:全球知识产权申请量创历史新高,全球中国有效专利数量居首

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呈现什么趋势?知识中国专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发布的报告揭晓了答案。

WIPO发布的产权2022年《世界知识产权指标》(WIPI)报告显示,与以往经济衰退的申请数量趋势相反,在2020年的量创历史新冠病毒病大流行高峰期,知识产权申请量依然强劲,新高并在2021年实现飙升。有效2021年,居首全球专利、全球商标和外观设计的知识中国专利知识产权申请量创下新高,展现了全球创新生态系统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的产权韧性。

2021年,申请数量世界各地的量创历史创新者提交了340万件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6%,新高亚洲各主管局受理的有效申请量占全世界总申请量的67.6%。中国(+5.5%)、韩国(+2.5%)和印度(+5.5%),2021年当地专利申请量增长强劲,推动了全球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促使亚洲申请量所占份额超过了三分之二的门槛。美国(-1.2%)、日本(-1.7%)和德国(-3.9%)的当地专利申请活动量在2021年有所下降。

WIPO总干事邓鸿森说:“WIPI的最新数据显示,知识产权申请量持续不断地增长,主要是由亚洲的增长所推动,其他地区也大多呈上升趋势。”他补充说:“大流行病期间的知识产权申请量走强表明,尽管大流行病造成了经济和社会混乱,但全世界的人们仍在继续创新和创造。”

WIPI汇编了大约150个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的最新数据,发现中国的专利申请量大幅增长,韩国知识产权主管局和欧洲专利局也做出了有力的贡献。这些都是2021年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2021年全球范围内的总共340万件专利申请中,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2021年受理了159万件专利申请,这一数量与排名第二至第十三的12个主管局的总和相近。紧随中国之后的是美国(591,473件)、日本(289,200件)、韩国(237,998件)和欧洲专利局(188,778件)的主管局。这五大主管局受理的申请数量共占世界总量的85.1%。

主要受中国长期增长的推动,亚洲各主管局在2021年受理的申请数量占全世界申请总量的三分之二(67.6%),相比2011年的54.6%有显著增加。

报告显示,全球有效专利数量在2021年增长了4.2%,达到约1650万件。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达到360万件,超过美国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管辖区域。排在中国之后的是美国(330万件)、日本(200万件)、韩国(120万件)和德国(877,763件)。2021年,中国的有效专利数量增长最快(+17.6%),排在其后的是德国(+5.2%)和韩国(+5.2%)。

就在今年9月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的排名从2021年的12位升至全球第11位。邓鸿森说,中国取得的成绩显示了国家将创新作为增长引擎,给予大量关注的结果。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知识产权,有五年的战略计划,能够协调知识产权政策制定,中国以非常全面的方式创建创新生态系统,这是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69.6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较上年提高1.2件。我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达6.95万件,连续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北交所董事长周贵华:六大战略践行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普惠金融之路
  • 分析师:雪佛龙750亿美元回购似乎是不良业绩的烟幕弹
  • 纽约黄金期货本周上涨约0.1% 连续第六周上涨
  • 萨默斯意外鸽派:经济前景高度不确定,美联储应避免发出下一步行动的信号
  • 天鸽互动11月22日耗资约1395.03万港元回购2000万股
  •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2023年起不再为跨境远程文凭证书提供认证
  • 蚂蚁财富《基民开年十问》,易立竞提问基金经理,2023怎么投?有哪些热门板块?
  • 魅族也出手了:申请“无界汽车”商标,还大批招人!网友:“名字有深意”
推荐内容
  • 公募基金上半年成绩亮丽:震荡市巧打“特色牌” 多家公司业绩“双增”
  • 苹果M2 Pro/Max与其它苹果芯片跑分对比 M1 Ultra遥遥领先
  • 特斯拉今年预计交付180万辆
  • 40个重点城市春节新房成交同比降14%,一线购房需求相对“坚挺”
  • 审查审批不尽职等九项违法行为,重庆农商行被罚1285万元
  • 返乡置业潮来了!河南县城售楼处爆单,房企人士:二十年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