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观察|“激进加息潮”拉开大幕 加拿大央行“翻倍式”加息至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斌 上海报道 在多国通胀刷新数十年新高之际,全球“温柔加息”显然已经不合适了。央行央行
当地时间4月13日,观察加拿大央行重拳出击,激进加息一次性大幅加息50个基点,潮拉将基准利率从0.5%翻倍至1%,幕加加拿大央行也一举成为疫情暴发以来首个大幅加息的翻倍G7国家,并承诺未来将进一步加息。式加
而从历史上看,息至近几十年来,全球除遭遇特殊危机之外,央行央行发达国家央行加息往往是观察小幅调整25个基点,加拿大央行上一次加息50个基点还要追溯到2000年5月。激进加息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潮拉加拿大央行之所以率先大力加息50个基点,幕加主要是考虑到目前经济数据仍然稳定,而且面临30年以来最严重的通胀压力。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莱姆强调“加拿大的经济增长仍然健康,今年预计增长4.25%,2023年预计增长3.25%”,这为加拿大加息50个基点提供了经济支持。
加息、缩表齐上阵
除了大力加息,加拿大央行此次还启动了缩表进程,将于4月25日停止对加拿大公债的到期回笼资金进行再投资。未来12个月,疫情期间净买入的3500亿加元(2750亿美元)政府债券中,大约四分之一将到期。
加拿大央行在声明中称:“高通胀预期变得根深蒂固的风险越来越大,将使用货币工具来使通胀回归目标并使通胀预期得到良好锚定。”
从数据上看,加拿大2月份通胀率达到5.7%,创下30年新高,连续第11个月高于加拿大央行设定的1-3%区间。加拿大央行上个月刚刚启动加息周期,将政策利率从历史低点0.25%上调至0.5%。
对此,王昕杰表示,加拿大央行在3月2日的议息会议中加息25个基点,收紧政策算不上过晚,之前加拿大央行对于通胀的预期还没有如今这么严重,当地缘危机在2月末升级之后,通胀问题加剧,不得不让全球央行重新考虑加息路径。
根据加拿大央行公布的最新预测,预计2022年通胀率平均为5.3%,高于1月预测的4.2%;预计2023年平均通胀为2.8%,之前预测为2.3%。
除了自身的经济状况,加拿大央行货币政策也会受到美联储影响。王昕杰分析称,加拿大和美国的经济情况以及通胀风险类似,而且与主要贸易国美国保持相近的货币政策,可以把政策风险降低。加拿大在衡量货币政策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美联储即将执行的货币政策,目前市场定价美联储5月4日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已经超过90%。加拿大议息会议早于美联储一些,与其说是加拿大央行精准抢先美联储,不如说是为了和美联储货币政策步调一致。
市场普遍认为,物价继续大幅上涨导致通胀预期失控的风险增加,这将迫使加拿大央行采取比以往更为激进的行动,加拿大央行或在6月1日再次宣布大幅加息50个基点。
蒙特利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ouglas Porter预计,加拿大央行还会在6月和7月分别加息50个基点,到2022年底,利率将上升至2.25%。
加拿大央行行长麦克莱姆则表示,预计未来利率将升至2%-3%的中性区间,但他也强调,最终利率会升至多高将取决于经济以及通胀前景的演变。
尽管未来经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麦克莱姆表示,他非常确定政策制定者将能够避免上世纪70年代式的滞胀。全球央行行长已经从通胀过高中吸取了惨痛的教训,正在迅速调整政策,以避免价格压力继续升高、全球经济陷入衰退的局面。
“激进加息潮”势不可当
眼看着通胀就快要压不住了,各国央行正愈发鹰派,“激进加息潮”已经到来。
除了加拿大央行,新西兰央行也在1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1.5%,自2000年5月以来首次单次加息50个基点,也是连续第四次加息。在此之前,新西兰央行在去年10月、11月和今年2月的会议上已经分别加息25个基点。
嘉盛集团资深分析师Joe Perry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加拿大和新西兰央行已经启动了50个基点的激进加息,领跑美联储,全球激进加息潮已经到来。接下来预计美联储也将在5月初的会议上大力行动,加息50个基点,可能还会宣布缩表路线图。
大力加息抗通胀的时代已经到来。王昕杰表示,美联储在去年11月的会议上摒弃通胀暂时论,已经把工作重心从支撑就业市场转至抗击通胀。叠加今年2月的地缘局势升级,通胀的风险继续升高。除非二季度通胀风险明显降低,否则各国央行将在支持经济增长和抗击通胀抉择中选择后者。
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飞涨、供应受到限制、消费者需求强劲,3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8.5%,刷新逾40年高位。此外,3月PPI同比上升11.2%,环比增长1.4%,均创下历史纪录。这些数据意味着美联储5月大幅加息50个基点几成定局。
对此Perry分析称,美国火热的PPI报告比CPI报告更加令人揪心,因为PPI被视为前瞻性通胀指标,追踪上游商品与服务价格的变化,最终将传导到消费者。换言之,PPI报告暗示消费者层面的通胀可能进一步恶化。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美联储内部已几无鸽派,近期美联储理事、准美联储副主席布雷纳德也由鸽转鹰,并一度造成市场大幅波动。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接下来将多次加息50个基点,年底利率可能升至2.5%-2.75%。
但值得警惕的是,大力收紧政策的副作用也不能忽视。王昕杰表示,加息和缩表会打击经济活动,虽然现在各国的经济增长因为惯性还是高于长期平均水平,但是更鹰派的货币政策有可能加快经济增速下滑,滞胀风险也会提高。
对于投资者而言,王昕杰强调,加息过快会影响到长端国债收益率,可能对资本市场形成压制,特别是对于成长风格的风险资产而言。在资产配置上,投资者需要关注和利率相关度较低或者受益于加息周期的板块。
(作者:吴斌 编辑:和佳)
(责任编辑:休闲)
-
来源:期货日报近期,油脂板块整体出现回落,油、豆油、菜油期货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文华商品油脂板块指数自11月7日从222.63点一路走低,截至11月23日收盘报于208.01点,跌幅近7%。“近日油脂 ...[详细]
-
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11月24-26日在深圳举行 预计超800家机构参展
中国网11月4日讯记者 赵晓雯)记者4日从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2海博会将于11月24日-26日在深圳举行,以“科创赋能,共享深蓝”为主题,推出展会、论 ...[详细]
-
“几乎每个小区都在装修”,鹤岗很诱人,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去躺平
58同城、安居客日前发布2022年《10月国民安居指数报告》,近期因房价低而走红的黑龙江省鹤岗市,10月份的线上活跃度上涨近10倍,同样也因低房价出圈的新晋网红城市辽宁阜新,活跃度也上涨4成。此前的1 ...[详细]
-
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举行,专家学者热议金融合作与创新
每经记者 李玉雯 每经编辑 廖丹 日前,由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深圳市深港澳合作创新研究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金融30人论坛暨金融合作与创新论坛”在深圳、香 ...[详细]
-
二次递表后,达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美乐中国”)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11月21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达美乐通过港交所聆讯,根据该公司披露的数据,虽然报告期内收益逐渐扩大,其盈利情况却并不乐观。从 ...[详细]
-
联想高管解读财报,杨元庆称联想中期研发投入翻番的目标不会改变
11月3日,联想发布第二财季业绩报告之后,联想集团管理层召开财报沟通会议,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解读和回应财报相关信息。对于二季度的整体业绩,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受到疫情和全球 ...[详细]
-
刘鹤撰文谈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七项主要任务推动释放现代化建设巨大潜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周潇枭 北京报道11月4日,《人民日报》刊发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署名文章。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刘鹤表示,这是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发展 ...[详细]
-
进博面对面丨巴西经济学家:推进高水平开放 中国为世界注入新动能
总台央视记者 黄达:中共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将继续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这一庄重承诺高度关注,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对于中国开放抱有不确定性的观点。您在中国生活多年,研究中国多年,在您 ...[详细]
-
上海到2025年培育50家以上具备生物医药研发、销售、结算等复合功能的创新型总部
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到2025年,上海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研发经济总体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 ...[详细]
-
不想为宁德时代打工?车企急寻“搅局者”,动力电池年内已投万亿扩张
2022年,动力电池竞争格局再生变。新能源汽车中最火的细分赛道,无疑是动力电池。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大幅提升,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满,甚至有下游车企都戏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