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证券日报头版: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证券日报头版: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时间:2025-07-06 15:34:03 来源:计上心来网 作者:时尚 阅读:927次

原标题:今日视点:加快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迫在眉睫

来源:证券日报   李春莲

8月1日,证券工业和信息化部、日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头版体系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的加快建设睫《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到,延伸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废旧促进钢铁、动力电池铜、回收铝、利用铅、迫眉锌、证券镍、日报钴、头版体系锂、加快建设睫钨等高效再生循环利用,废旧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动力电池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月份,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并针对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单独作出指导说明。

政策层面不断呼吁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多重用意。

一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给动力电池相关产品的供应,缓解目前锂资源焦虑情况。钴、锂等正极材料在供不应求的背景下,价格持续上涨。其中,碳酸锂价格一年多时间上涨近8倍,上游高企的成本让动力电池企业和相关车企倍感压力。因此,通过加强动力电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可以缓解相关情况。

二是从动力电池的使用周期来看,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为4年至6年,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屡创新高,动力电池报废也进入高峰期,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加大动力电池回收力度已迫在眉睫。

三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加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如果废弃的动力电池处理不好或者流入非正规市场,其造成的污染甚至比燃油车更为严重,这也违背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初衷。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是由于技术不完善导致电池拆解处理仍存在一定污染;二是“小作坊”企业扰乱市场秩序,对动力电池的非科学回收造成资源浪费。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但是进入工信部“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这意味着不少动力电池在回收过程中并未被专业化“对待”。

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前景逐渐清晰,资本迅速涌入。、、、等头部上市公司已开始加速布局。

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锂电池理论退役量达51.2万吨,同年实际回收废旧锂电池共29.9万吨。初步推测2030年将有237.3万吨动力电池退役,对应1074.3亿元的市场空间。

在各路资本的助力下,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将不断升级,回收再利用体系也会进一步完善,让动力电池中所涉及的钴、锂等加快实现科学合理有效的循环,持续为“双碳”目标赋能。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机构报告:2030年中国集中式长租公寓需求将超1200万套
  • 李宁控股股东非凡中国8.4亿元收购国际品牌Clark
  • 举报潮起!唐山龙头房企举报绿城涉多项违法 绿城:信息不实已报警
  • 伟思医疗拟终止一计划总投资7486万元的募投项目 上交所追问:项目规划是否不审慎?
  • 2022年9月2日涨停板早知道:七大利好有望发酵
  • 网红文玩电商平台“天天鉴宝”暴雷,被指拖欠商户货款3000余万元
  • 国常会:决定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部署缓缴行政事业性收费
  • 截至5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48家
推荐内容
  • 世茂集团“卖血”自救 华润置地33亿元接盘其北京两项目
  • 美的集团裁员风波:品类扩张的增长故事遇瓶颈
  • 北京人均GDP五年涨四成,继续领跑全国!
  • 超讯通信:收到终审判决,将追回股权回购款超884万元
  • 重庆官方辟谣核酸检测造假,11月来多地出现核酸信息异常事件
  • 期市夜盘开盘:沪锡涨逾4%,焦煤跌超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