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省被点名“挑大梁”,山东抢先一步?
每经记者 程晓玲
工业稳则经济稳。挑大梁继“经济大省要勇挑大梁”之后,工业“工业大省”也被点名“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大省东抢
11月21日,被点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名山通知》(下称《通知》),明确提出“抓住当前经济恢复的先步重要窗口期,把稳住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挑大梁并多次点名工业大省。工业
其中包括“支持有条件的大省东抢地区特别是工业大省、重点行业和大型企业力争完成全年预期目标,被点为稳定全国工业经济挑大梁”,名山“东部工业大省主动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等内容。先步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挑大梁数据看,2021年,工业同处东部地区的大省东抢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以超过2万亿元的工业增加值排名全国前四,可谓当之无愧的“工业大省”。
而在强强竞逐中,先进制造业正是未来竞争的关键点。
就在最近,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2022-2025年)》(下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达到3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左右,初步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
按照当地媒体的说法,随着这份“作战图”公布,山东将全面进入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的“施工”高峰期。而山东“抢先一步”背后,是制造业“大而不强”、区域竞争持续加剧等多重压力。
阵痛
工业增加值是反映工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31省份工业数据看,近年来,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福建、湖北、四川、湖南、河北10个省份,牢牢占据着工业增加值全国前十席位。
其中,粤、苏两省去年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4.51万亿元、4.46万亿元,稳居“头部阵营”;鲁、浙分别以2.72万亿元、2.7万亿元居第二梯队;河南以1.87万亿元位列第五。
进一步看,过去十年间,前十强后五名的省份曾经历数次换位。比如,2012年排名第9位的福建,到2021年已跃升至第6位,与上一名河南仅差0.1万亿元;曾在2012年排名第7位的河北,十年下滑3个位次,去年以1.4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排名第10位。
相较之下,前五强省份十年间始终保持同一队列。尽管总量排名相对稳定,但一些变化趋势仍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竞争格局的演变。
其中,“老三”山东的处境尤其值得关注——
往前看,与第一梯队广东、江苏的工业增加值差距从2012年0.7万亿元、0.5万亿元,扩大至2021年均超1.7万亿元;
往后看,排名第四的浙江将十年前3000多亿元的差距追至去年仅200多亿元,工业增加值与山东已基本相当,大有后发赶超之势。
再看工业增加值十年增幅,前十强省份中,福建凭借高达104.2%的增幅居首;河北、河南、山东3省增幅排名靠后,均不足50%。其中,山东以47.9%的增幅在前五强省份中排名第4位。
具体到制造业领域,山东近年也曾一度增长乏力。
公开数据显示,2016-2019年间,山东制造业占GDP比重持续下降,从33.5%跌至27.8%。期间,制造业投资也曾持续下滑。
直到去年,山东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3%,实现近十年来首次回升。今年三季度,比重进一步提高到28.6%。
拐点
山东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曾分析指出,2016年至2019年是山东省制造业占比持续下降的几年,但也是山东制造业加快动能转换、政策调整、蓄势待发的几年。
在此之后,从2020年呈现“趋稳态势”到2021年迎来首升“拐点”,山东工业和制造业走出稳步上扬的步伐。
今年前三季度,山东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4.4%)在粤苏鲁浙四个“东部工业大省”中排名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3%)仅次于浙江(5.4%)、排名第二。
这一增长势头,对于历经多年转型“阵痛”的山东来说,实属不易。与此同时,其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也逐步显现。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山东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4.1%,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9.8个百分点。
在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郑世林看来,高技术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两个方向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说明山东制造业的结构在快速优化。
各项工业指标向好的趋势,也给了山东追逐更高目标的底气。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通知》中,明确提出“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区域增长极”。对地方来说,这无疑释放出争取新一轮政策利好的积极信号。
而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焉杰近日在解读《行动计划》时已透露,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参加国家和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创建工作。
山东方面还出台《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创建形成3个以上国家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的目标。
其中,遴选形成的首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共6个,分别为:济南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青岛“两化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潍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济宁先进制造业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试验区、淄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烟台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示范区。
从公开报道看,作为头号“种子选手”的青岛,早在今年初就已喊出“争创首批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的口号。
根据上述《实施方案》,山东将支持青岛围绕国家(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构建“一超多专”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统筹发展智能制造与服务型制造,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两化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创建国家级“两化两业”深度融合发展试验区。
支撑
山东《行动计划》与三部委联合印发的《通知》同步瞄准的关键词,还有“先进制造业集群”。
其中,后者明确“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进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培育提升”。
山东则将“积极培育产业集群”作为《行动计划》17项具体任务之一,提出将深入开展雁阵形产业集群集中突破行动,对发展成效显著的集群积极推荐创建国家级集群。
事实上,先进制造业集群不仅是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争创“国字号”试验区的有力支撑。
公开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先后组织开展3轮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共4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决赛中胜出。
三轮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名单
资料来源:工信部网站其中,山东共3个集群入选,分别为青岛智能家电集群、青岛轨道交通装备集群、潍坊动力装备集群,排名全国第五。
在其之前,江苏共10个集群入选,居全国之首;广东紧随其后,共入选7个集群;浙江、湖南则分别入选4个。
相比之下,无论从集群数量还是其主导产业看,山东的优势并不突出。
如山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安文建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所言,山东的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一些长期性、结构性问题尚未根本解决。
为此,《行动计划》确定了“破三难、优四产、促五化”的推进思路,其中“破三难”,就是要破解创新能力偏弱、产业结构偏重、资源要素偏紧难题。
与此同时,山东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排上日程。
根据山东省工信厅此前公布的《实施方案》,起步阶段将重点培育20个集群。
具体来看,各集群基本都以一座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省内多个城市的模式展开,而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被纳入其中。
按照规划,山东的目标是:到2025年,力争打造形成6个以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以上在全国竞争力领先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责任编辑:娱乐)
-
18部门:建立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 提升企业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能力
转自:中国网财经中国网财经11月23日讯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工信部等18部门发布关于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质量供给与需求更加适 ...[详细]
-
米哈游、爱奇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2022年6月下发60个游戏版号背后涉及这些公司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独立性存疑?刘姝威同时担任格力及子公司独董,深交所介入,本人回应
来源:银柿财经 海狼近日,002011.SZ)宣布董事会提前换届选举,控股股东提名刘姝威、王晓华、邢子文3人为独立董事,同时预计2022年公司将与格力电器000651.SZ)及其下属公司发生关联交易3 ...[详细]
-
每经记者 范芊芊 胥帅 每经编辑 宋思艰 6月6日晚间,603333,SH;昨日收盘价7.79元/股;市值48.42亿元)公告称,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广胜家属的通知,李广胜因涉嫌操纵证券、期 ...[详细]
-
11连板“妖股”一字跌停,热门股集体跳水!保险、银行力挺大盘,中字头个股飙升,中国联通涨停…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A股今日走势明显分化,沪指盘中涨逾1%收复3100点,创业板指大幅下探一度跌超2%;港股呈冲高回落走势,恒生科技指数一度大跌4%。具体来看,A股 ...[详细]
-
韩联社6月7日报道,副会长李在镕7日时隔半年出国出差,相继访问荷兰、德国、法国欧洲三国,为期12天。预计李在镕可能将访问总部设在荷兰埃因霍温的世界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ASML)公司,讨论极紫外光线 ...[详细]
-
中国警察网中国警察网北京6月6日电 记者袁猛报道:为表彰先进、鼓舞士气,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安部联合印发通报,对全国烟草专卖系统、公安机关59个卷烟打假工作先进集体和120名卷烟打假工作先进个人予以表彰 ...[详细]
-
央视网消息:端午假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各地推动促消费利好政策扎实落地,发放各类消费券和购物补贴,满足百姓消费需求,有效地撬动消费潜能。多地送出消费大礼包 涵盖多领域这个端午节多地送出消费大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德林社 威马汽车,冬天似乎真的来了。最近,威马汽车CEO发布内部信:上海全员工资打五到七折,取消年终奖等,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从高管降薪, ...[详细]
-
来源:期货日报 在本轮股指的超跌修复行情中,中证500最高涨幅20%,显著高于上证50的8%和沪深300的11%,在弱势市场中,结构分化仍将持续。上证指数4月底见本轮疫情低点后,最高反弹幅度近14%,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