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宏观:美国“胀而不滞”,中国“滞而不胀”,欧洲“大滞胀”
国盛证券宏观研究员,胀而不滞刘安林
事件:4月CPI同比2.1%,国盛预期2.0%,宏观前值1.5%;PPI同比8.0%,美国预期7.8%,中国滞而胀前值8.3%。不胀
核心结论:4月CPI、欧洲PPI均略强于预期:CPI年内首度站上2%,大滞季节性之外,胀而不滞供应链阻滞是国盛主因;核心CPI再降至1%以下、指向内需仍弱;PPI续降但仍在高位,宏观继续关注上下游价格的美国传导。往后看,中国滞而胀关注三大点:“CPI上、不胀PPI下”仍是欧洲我国基准情形;全球滞胀风险仍在加剧,美国更接近“胀而不滞”,欧洲已“大滞胀”,我国更接近“滞而不胀”;近期决策层更关注“稳物价”,主要担心的是粮价、能源价格、供应链制约,当前通胀尚不足以制约货币政策,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单边降LPR仍有可能。
1、4月CPI同比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至2.1%,年内首破2%关口,翘尾、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0.7、1.4个百分点。环比由持平转为上涨0.4%,这0.4个百分点的涨幅中,食品项、非食品项贡献各半。重点关注4大特征:
食品项创2001年以来同期次高;
非食品项涨幅收窄;
核心CPI涨幅连续6个月持平或回落,4月回落的斜率有所扩大;
粮食价格环比上涨0.7%,续创近10年同期新高、有数据以来次高(仅次于2010年的1.8%)。
2、4月PPI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8%,略强于预期,翘尾、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5.9、2.1个百分点,其中新涨价影响幅度为今年以来最高;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0.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回落、生活资料价格持平。重点关注3大特征:
分生产 生活资料看:上游价格仍高,同时继续在向下游传导;
分七大产业看:上游采掘、原材料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收窄,中下游产业环比多数持平或小降;
分40个工业行业看:细分行业环比涨幅多数持平或小降,其中波动较大的分项主要包括原油产业链、燃气、有色、黑色等。
3、往后看,通胀有三大关注点:物价走势、全球滞胀风险、对政策的影响
1)物价走势:“CPI上、PPI下”仍是2022基准情形,猪价、油价、疫情演变是关键
CPI:预计5月CPI环比可能持平或小降,同比预计仍将维持2.0%左右。全年看,维持此前判断:后续CPI上行的幅度主要取决于生猪去化、疫情以及油价等,基准情形下全年中枢可能在2.2%左右。
PPI:预计5月PPI环比持平或者小升;同比大概率延续回落。全年看,继续提示关注油价的不确定性,基准情形下预计2022年PPI中枢约为4.3%左右。
2)警惕滞胀风险:美国更接近“胀而不滞”、中国更接近“滞而不胀”、欧洲已然“大滞胀”。
3)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目前决策层提出的“稳物价”,核心考量应在避免粮食、能源、供应链的制约导致恶性通胀;当前CPI 2%左右、PPI仍处下行通道,尚不足以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维持此前判断,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会更注重稳信贷、宽信用、结构性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但可能性下降,不过可能单独下调LPR。
报告正文:
1、4月CPI同比涨幅扩大0.6个百分点至2.1%,年内首破2%关口,翘尾、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0.7、1.4个百分点。环比由持平转为上涨0.4%,这0.4个百分点的涨幅中,食品项、非食品项贡献各半。具体看,以下4大特征值得重点关注:
食品项创2001年以来同期次高。4月CPI食品项环比由跌1.2%转为涨0.9%,涨幅创2001年有数据以来同期次高(仅次于2004年的1.1%)。归因看,4月食品价格由跌转涨,一方面由于疫情导致物流受阻、囤货需求增加;另一方面也和季节因素有关。重点价格多数上涨,其中:由于生猪存栏下降、猪肉收储等因素提振,猪肉价格环比由3月的下跌9.3%转为上涨1.5%;便于储存的薯类、鸡蛋和鲜果涨幅较大,在5.2%-8.8%之间;蔬菜价格由涨转跌。
非食品项涨幅收窄。4月CPI非食品项环比上涨0.2%,略强于季节性(2016-2019年同期均值涨0.15%);但比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主因油价转降,带动4月汽油、柴油价格环比涨幅分别回落4.4、4.8个百分点至2.8%、3.0%;但由于假期影响,机票、交通工具租赁、长途汽车等出行相关消费价格季节性上涨,涨幅分别在1.5%-14.9%之间。
核心CPI涨幅连续6个月持平或回落,4月回落的斜率有所扩大。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更能反应真实需求变化:2021年10月以来,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6个月持平或回落,4月进一步下降0.2个百分点至0.9%,指向疫情散点暴发、国内消费需求疲弱。
粮食价格环比上涨0.7%,续创近10年同期新高、有数据以来次高(仅次于2010年的1.8%)。应是俄乌冲突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疫情封控导致囤货需求增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2、4月PPI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至8%,略强于预期,翘尾、新涨价因素分别影响5.9、2.1个百分点,其中新涨价影响幅度为今年以来最高;环比回落0.5个百分点至0.6%,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回落、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具体看,3大特征值得关注:
分生产 生活资料看:上游价格仍高,同时继续在向下游传导。4月生产资料价格环比涨幅回落0.6个百分点至0.8%,主因原油、有色、化工等大宗涨幅收窄;生活资料价格环比持平0.2%,续创有数据以来同期次高(仅次于2011年的0.4%),表明上游价格仍在向下游传导。
分七大产业看:上游采掘、原材料价格环比涨幅明显收窄,中下游产业环比多数持平或小降。具体看,上游采掘、原材料价格环比分别较前值回落2.8、1.5个百分点至2.0%、1.4%;中游加工工业、耐用消费品环比持平0.4%、0.0%;下游衣着环比小升0.2个百分点至0.0%;食品、一般日用品分别环比回落0.1、0.2个百分点至0.4%、0.2%。
分40个工业行业看:细分行业环比涨幅多数持平或小降,其中波动较大的分项主要包括原油产业链、燃气、有色、黑色等。具体看:1)原油:4月国际油价由3月的上涨19.5%转为下跌5.8%,带动4月PPI油气开采、燃料加工、化工、化纤行业环比涨幅分别收窄12.9、4.4、0.4、1.6个百分点至1.2%、3.5%、1.4%、0.4%;2)燃气:4月国内液化天然气价格由3月的上涨21.5%转为下跌2.2%,带动PPI燃气生产供应行业环比涨幅收窄3.4个百分点至0.3%。3)有色产业链上下游分化:PPI有色采矿环比2.7%,涨幅较3月扩大1.2个百分点,回升幅度在细分行业中居首;PPI有色冶炼环比0.8%,涨幅较3月回落1.9个百分点,降幅在细分行业中排第4。4)钢铁:4月螺纹钢现货价环比涨3.2%,较前值略有扩大,带动PPI黑色冶炼行业环比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至1.8%,产业链上游的PPI黑色采矿涨幅回落的斜率也有所收窄。
3、往后看,通胀有三大关注点:物价走势、全球滞胀风险、对政策的影响
1)物价走势:“CPI上、PPI下”仍是2022基准情形,猪价、油价、疫情演变是关键
CPI:高频数据看,5月首周猪肉价格环比涨幅扩大至8.7%,鸡蛋、水果价格涨幅收窄,蔬菜价格降幅扩大,预计5月CPI食品分项可能稳中小降。非食品项中油价可能小升,服务价格大概率转降、且受疫情影响预计仍会弱于季节性。因此,预计5月CPI环比可能持平或小降,同比预计仍将维持2.0%左右。全年看,维持此前判断:后续CPI上行的幅度主要取决于生猪去化、疫情以及油价等,基准情形下全年中枢可能在2.2%左右。
PPI:高频数据看,5月首周南华工业品指数、CRB现货指数分别环比下跌1.6%、2.3%,原油、螺纹钢价格分别环比涨1.8%、1.3%。往后看,考虑到疫情好转、复工复产、地产放松、基建发力等因素,预计5月PPI环比持平或者小升;同比大概率延续回落。全年看,继续提示关注油价的不确定性,基准情形下如果全年油价中枢维持95美元/桶左右,国内大宗价格总体可控,预计2022年PPI中枢约为4.3%左右。
2)警惕滞胀风险:美国更接近“胀而不滞”、中国更接近“滞而不胀”、欧洲已然“大滞胀”。海外看,3月美国CPI同比8.5%,续创近40年来新高;4月欧元区CPI同比增7.5%,续创有数据以来新高,3月PPI同比高达36.8%;且考虑到俄乌冲突导致欧洲能源短缺情况加剧,后续欧洲经济下行风险将高于美国。国内看,4月核心CPI同比涨幅延续回落、且斜率扩大,叠加国内疫情散发、4月PMI再度全线回落,指向国内经济4月将进一步探底。因此,继续提示,鉴于俄乌冲突持续时间长于预期、全球能源价格高位,叠加全球经济放缓预期,全球滞胀风险仍在加剧,其中:美国更接近“胀而不滞”,中国更接近“滞而不胀”,欧洲更接近“滞胀”。
3)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近期央行对物价的关注度提升(4.22央行行长易纲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4.6国常会表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是实现就业和物价基本稳定”),但实际上2018年以来通胀已非央行货币政策的核心考量(18/19年猪肉抬升CPI,21年供给抬升PPI)。倾向于认为,目前决策层提出的“稳物价”,核心考量应在避免粮食、能源、供应链的制约导致恶性通胀;当前CPI 2%左右、PPI仍处下行通道,尚不足以对货币政策形成制约。维持此前判断,我国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会更注重稳信贷、宽信用、结构性宽松,降准降息仍可期、但可能性下降,不过可能单独下调LPR。
风险提示:疫情变化、政策力度等超预期。
联系人:熊园,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安林,国盛宏观研究员;刘新宇,国盛宏观分析师;杨涛,国盛宏观研究员;穆仁文,国盛宏观研究员;朱慧,国盛宏观研究员
[6]警惕全球大滞胀—兼评2月物价,2022-03-09
本文节选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于2022年5月11日发布的报告《美国“胀而不滞”,中国“滞而不胀”,欧洲“大滞胀”—兼评4月物价》,具体内容请详见相关报告。
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国盛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受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重要声明:本订阅号是国盛证券宏观团队设立的。本订阅号不是国盛宏观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本订阅号所载的信息均摘编自国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者系对已发布报告的后续解读,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读者参考时还须及时跟踪后续最新的研究进展。
本资料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普通的个人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因此个人投资者还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本资料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责任编辑:娱乐)
-
瑞信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01024)“跑赢大市”评级,预计第四季收入将升10%,符合市场预期,明年次季经调整后盈利也或将呈正面增长,主要是毛利率上升。另将公司盈利预测上调7%至8%,目标价由80港元上 ...[详细]
-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中央宣传部负责人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问:请介绍一下加强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 ...[详细]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杨琳 | 北京报道9月1日,中纪委宣布,保险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滨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据中纪委通报:王滨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政治意识淡漠,拒不落实党中央关于防范 ...[详细]
-
《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发布 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 人民日报 》 2022年08月31日 第 13 版)本报北京8月30日电 记者曲哲涵)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上半年财政部门落实“积 ...[详细]
-
创新!浙江龙港试点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首日50人报名,缴够6个月最高可贷50万元,利息最低2.7%
每经记者 刘颂辉 每经编辑 魏文艺 “新政实施一天下来,共有50人报名,接下来我们还将在13个社区推广。”今日9月1日),浙江省温州市龙港市正式施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该市农业农村局党 ...[详细]
-
广州晋级“强磁场”:全球独角兽增速全国第一 面向全球释放“湾区引力”
“在中国,广州是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的城市,半年以来增加了9个全球独角兽,总数达到了19个,超过了传统创业生态城市波士顿,足见广州在顶尖投资创业企业方面很有优势。”8月30日上午,胡润百富董事长兼首席调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商报稳外资,既需促增量,也需稳存量。8月30日,国新办举行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发布会。会上,依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吸收外资规 ...[详细]
-
数据显示,8月24日以来票据转贴现利快速上行。市场人士认为,这意味着8月信贷数据或向好,因为银行信贷投放恢复,无需通过票据冲量,其中国有大行是信贷投放的主力。在当前房地产贷款疲弱之时,如何稳定信贷需求 ...[详细]
-
华夏银行上半年不良“双升” 董事长:信用卡阶段性违约有所增长
8月30日下午,600015.SH)召开2022年中期业绩发布会,对资产质量、息差、房地产贷款等问题给予了回应。前一天发布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30亿元,同 ...[详细]
-
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理想“爆冷”仅交付4571量,AITO问界系列首破万辆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造车新势力8月成绩单出炉!:8月交付10677辆汽车,同比增长81.6%9月1日晚间,蔚来在港交所公告显示,蔚来于2022年8月交付398辆ES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