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者购买“凶宅”不知情 起诉返还定金获法院支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 马玉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何春中)交了定金,凶宅签了房屋买卖合同,买房买才知道房屋内发生过自杀事件,购知情于是起诉买房者将卖房人起诉至法院,要求撤销《商品房买卖合同》并要求卖方返还全部定金。返还近日,定金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称房山法院)审结了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获法经审理后法院判决撤销双方签订的院支《商品房买卖合同》,卖方向买方返还部分房屋定金。凶宅
王先生因居住需求,买房买通过中介打算购买李先生位于房山区某小区的购知情一套二手房。双方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之前,起诉王先生交付了10万元定金。返还签订合同后,定金王先生从邻居打听到,获法涉案房屋在几年前发生过一起上吊自杀事件。
于是,王先生将卖房人李先生起诉至法院。
王先生认为,卖房人李先生对于自己所卖房屋曾发生过自杀一事未如实告知,在此情况下,应构成重大误解,因此双方之间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属于可撤销合同。但多次单方或同中介人员一起联系李先生要求退还购房定金款,却遭到拒绝。现王先生起诉要求撤销双方之间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李先生返还购房定金款10万元。
李先生辩称,不同意王先生的诉讼请求。首先,在房屋买卖交涉过程中,未曾有过任何隐瞒,从购买案涉房屋至今并不知道房屋内发生过自杀事件,且该自杀事件并非发生在居住涉案房屋期间。其次,王先生要求撤销房屋的请求不符合合同约定,所以不具有合同撤销权。
经法院审理查明,2014年左右,涉案房屋内发生一起自杀事件。2021年,王先生为购买涉案房屋,向李先生支付10万元定金,并与李先生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合同约定,李先生应保证在拥有房屋所有权期间,房屋内未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如李先生隐瞒上述事实,王先生有权选择解除合同或继续履行合同。
法院认为,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合同双方均不得任意撤销或变更。本案中,王先生与李先生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且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应合法有效。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出卖方对于房屋权属及具体状况的承诺即保证房屋内未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
据法院调查,本案所涉房屋内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根据一般社会观念,案涉房屋发生过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事实属于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房屋出卖人李先生负有主动披露的义务。但是,该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并非发生在李先生所有房屋期间,且李先生明确表示他不知晓房屋内曾发生过自杀事件,故不构成解除合同的条件。
本案中,王先生对房屋买卖合同中所涉房屋内发生自杀事件不知情,导致王先生对房屋具体状况陷于错误认识,并基于该错误认识作出意思表示,与李先生就案涉房屋订立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应属于重大误解;同时,该重大误解与李先生是否知晓或者刻意隐瞒房屋内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因素无必然关联。因此,王先生要求撤销其与李先生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理由正当,证据充分,法院予以支持。被撤销的合同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王先生要求李先生退还定金的主张,具有法律依据,法院予以支持。但鉴于李先生对房屋内发生自杀事件不知情,对王先生没有恶意之隐瞒,且王先生自愿放弃2万元定金,视为对其权利的自愿处分,法院予以认可。
最终,法院判决,撤销王先生与李先生之间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李先生返还王先生8万元定金。
办案法官表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案中,房屋内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是动摇商品房买卖合同基础的一项重大事由。根据一般的社会观念,买卖房屋中若发生非正常死亡事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买方对于房屋的选购以及合同的订立。王先生基于错误的认识,与李先生订立买卖合同并交付定金,如果不发生该错误认识就不会作出以上行为,故法院认定王先生选购房屋为重大误解,因此判决撤销合同并返还定金。
(责任编辑:探索)
-
江苏省政协举行政企协商座谈会 许昆林讲话 张义珍主持 16位企业家代表发言
优化营商环境弘扬企业家精神 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省政协举行政企协商座谈会许昆林讲话 张义珍主持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方思伟 王拓) 8月30日,省政协举行政企协商座谈会,围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弘 ...[详细]
-
参考消息网8月5日报道 法国《费加罗报》网站8月3日刊登记者布里斯·佩德罗莱蒂发表的一篇报道,题为《处于战略要地的老挝,希望成为东南亚的物流枢纽》。报道称,老挝梦想着能成为东南亚的一个物流枢纽,202 ...[详细]
-
来源:保险报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统计,截至8月3日,已有122家保险公司披露2022年上半年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以下简称“赔付率”),其中人身险公司76家、财产险公司46家。记者梳理 ...[详细]
-
产品热卖却持续亏损?百济神州上半年产品收入翻倍增长,净亏损增超40亿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梁枭 8月4日晚间,SH688235,股价99.95元,市值1348.62亿元)在A股科创板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主 ...[详细]
-
来源:金融时报在近日发布的《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中,增额终身寿险产品成为监管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针对这一当下市场上的“爆款”产品,一场专项风险排查工作 ...[详细]
-
每一项重大工程的背后,都有一群倾力奉献的工作者。“八一勋章”获得者、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聂海胜,是我国首位在轨100天的航天员。他先后3次受命备份、3次领命出征,圆满完成神舟六号、神舟十号、神舟 ...[详细]
-
中新经纬8月5日电 宋亚芬)自美联储7月27日宣布加息以来,美债长短期收益率倒挂越加严重。截至8月3日,美债2年期收益率为3.1%,10期收益率为2.73%。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利差已扩大至37 ...[详细]
-
菲律宾政府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国7月份通胀率升至近四年来的最高水平,加大了菲律宾央行的压力,促使其在8月18日的会议上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菲律宾统计局表示,受运输和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7月份消费者价 ...[详细]
-
22日举办的2022论坛年会“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设置“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议题,与会中外专家共同就“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深入研讨,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促进更多境内外市场主体熟 ...[详细]
-
美国劳工部当地时间8月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金的人数继续上涨。随着高通胀持续,越来越多的美国民众开始感到生活拮据。与此同时,参议院民主党人近日提出了一项有关税收和通胀问题的提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