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食品通胀新隐患出现:泰国大米价格不到3个月已飙升23%!

  发布时间:2025-07-06 21:50:2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财联社1月28日讯编辑 潇湘)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目前已经连续九个月出现了回落,但在一些农产品市场上的细分领域,食品通胀的高危风险却依然挥之不去,例如:大米!自去年11月以来,作为 。

财联社1月28日讯(编辑 潇湘)尽管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全球全球食品价格指数目前已经连续九个月出现了回落,但在一些农产品市场上的食品细分领域,食品通胀的通胀高危风险却依然挥之不去,例如:大米!新隐现泰

自去年11月以来,患出作为亚洲大米基准的国大格泰国大米价格已累计上涨了23%,最新升至了每吨523美元,月已为2021年3月以来的飙升最高水平。

强劲的全球需求显然是大米上涨背后的主要推手。在去年俄乌冲突导致乌克兰农作物供应长时间中断后,食品一些进口商购买了更多的通胀大米,以取代小麦。新隐现泰而在进入新的患出一年后,不少消费者也一直赶在节假日前囤货,国大格而泰国货币泰铢的月已走强,也帮助推高了以美元计价的大米价格。

有鉴于大米是全球一半人口的主食,其价格的飙升显然也足以引起所有人的警惕,尤其是对于亚洲进口国和消费者而言。

虽然去年3月小麦曾飙升至创纪录水平,但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大米价格始终相对稳健,制约了亚洲的粮食通胀。但眼下,对于从中国到印度以及越南等国的数十亿民众而言,大米价格的上涨将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消息。联合国已将价格上涨视为了一层关键风险,并表示对粮食安全保持警惕至关重要。

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名誉主席Chookiat Ophaswongse指出,泰国是第二大大米出口国,伊拉克和印度尼西亚对大米的需求强劲。“伊拉克每个月都在大量购买我们的大米,”他表示,这个中东国家去年成为了泰国大米出口的最大市场。

但随着泰国大米价格越来越贵,新订单已经开始放缓。Chookiat表示,中国和马来西亚的买家正在转向更便宜的替代品。

Chookiat指出,当3月新作物进入市场时,泰国大米价格的涨幅可能会开始放缓。但即便如此,其也会高于越南同类产品的价格。目前,越南大米价格相较泰国大米便宜了逾10%,约为458-462美元。

盛宝银行(Saxo Bank)大宗商品策略主管Ole Hansen近期则表示,大米价格迫切需要“很快封顶”,否则将成为各国消费者和政府面临的又一个全球性难题。

Hansen指出,亚洲能挺过去年食品价格暴涨(恐慌)的部分原因是大米价格保持相当稳定,但现在大米价格正在上涨。如果其中一部分上涨是由于替代小麦的需求推动的,这个问题不太可能很快消失。因为目前人们对乌克兰小麦今年产量的预测偏低。美国农业部周四也表示,俄罗斯小麦产量不太可能达到俄罗斯官方预测的规模。

根据泰国大米出口商协会的数据,该协会已将2023年大米出口目标从800万吨下调到了750万吨。初步数据显示,去年泰国大米出口量达到了770万吨,为四年来的最高水平。

  • Tag:

相关文章

  • 柴达木盆地探明硼矿资源逾4533万吨 已具年产5万吨硼酸能力

    中新社西宁11月22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2日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管委会获悉,据最新统计,柴达木盆地探明硼矿资源量4533.90万吨,并且已形成年产5万吨硼酸生产能力。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是目前中
    2025-07-06
  • 从东中西部三座城市透视中国金融竞争力新格局

    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 范璐媛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城市金融竞争力,是一座城市金融实力、金融活力、金融资源配置能力,以及金
    2025-07-06
  • 金融纾困23条:有力稳预期强信心 为战“疫”筑牢金融堡垒

    来源:金融时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加强政策宣传四个方面,提
    2025-07-06
  • 上海部分医院门诊就诊可当场测抗原 无需提供核酸证明

    医院安排现场抗原检测能够服务到很大一批无法提供核酸报告的患者。4月24日晚,第一财经记者从上海六院方面了解到,从4月25日起,六院门诊可通过当场抗原检测就诊,无需核酸证明。六院也是率先尝试在门诊现场提
    2025-07-06
  • 外媒:摩尔多瓦陷能源危机,法德等国承诺援助

    参考消息网11月22日报道 据路透社11月21日报道,摩尔多瓦21日警告其民众,要准备好迎接严冬,因为该国正面临一场“严重的”能源危机。报道称,约50个国家和机构21日在巴黎举行捐助会议,承诺向摩尔多
    2025-07-06
  • 学前教育十年凸显“公益普惠”底色 教育部:力保“上好园”

    本报记者 孟庆伟 北京报道“近年来,南京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选择‘家门口的幼儿园’了。”4月26日,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在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南京市幼儿园
    2025-07-0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