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 全面净值化时代市场加速重构
作者: 段思宇
继“破净潮”之后,银行银行理财市场的理财又一动向引发市场关注。近日,产品场加记者注意到,再现终止多家国有大行、提前股份行和城商行的全面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有的净值不满一个运作周期就提前终止。多位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代市业内人士表示,这可能是速重受产品规模较小影响。
“这是银行一个比较常规的操作,大多数是理财因为产品规模太小,类似于公募基金的产品场加迷你基金,不利于后续投资管理,再现终止所以提前终止了。提前”一位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研部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记者称。全面
一位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财富管理相关人士也对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现象在此前就比较常见,整体而言,产品终止数量较少,对理财机构影响相对有限。“也可以说是理财机构在当前净值转型控制理财产品数量、压降管理成本的一个举措。”
未来,随着净值化转型的逐步推进,类似的情况可能还会出现,将对理财机构的产品设计、销售、投研等提出更高要求。业内的共识在于,全面净值化时代,需要理财机构提高投研体系的建设,在保证产品收益率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净值波动,以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和投资者教育工作,引导投资者适应净值的波动。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近日在“2022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截至2021年末,理财存量整改基本完成,具有刚兑性质的保本理财清零,需整改的保险资管产品累计压降96%;同时,银行业、保险业的资管产品净值化水平已经超过了95%,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
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
步入“净值化元年”,理财产品再现提前终止运作。近日,理财子公司信银理财发布《信银理财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11号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决定于2022年7月27日提前终止本理财产品。
另根据同日公告,该产品于2022年7月21日触发了巨额赎回,当日产品份额净值为1.0187。产品说明书显示,这一产品为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比较基准为5.40%(7月11日后调整为4.55%),风险等级为PR3级(平衡型),运作起始日为2021年7月21日,到期日为无固定期限,首个赎回开放日为2022年7月21日。
据不完全统计,7月以来,信银理财已经提前终止了4只固收类理财产品,除了上述理财产品,还有固盈象固收稳健半年定开1号,智慧象固收增强FOF一年定开9号、12号,且均属于第一个封闭期结束后终止产品运行。
除了信银理财外,近两个月以来,农银理财、盛京银行、日照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银行或理财子机构也将部分理财产品提前终止运作。比如,农银理财“农银同心·两年开放”价值精选第1期人民币理财产品(新客新资金专享)成立于2020年8月26日,产品最长期限10年,但7月18日农银理财发布公告称计划于今年8月24日提前终止。
盛京银行旗下“添益系列理财产品”6只固收类产品也宣布提前终止,包括一年半定开13、14、15期,九个月定开48、49、51期;中原银行于6月7日公告将于2022年6月9日提前终止中原银行财富宝惠盈、瑞盈系列部分10只理财产品;浦发银行和日照银行也前后公告提前终止运作旗下“鑫盈利系列546天纯债6号”和“黄海万利宝(20180104期)双季聚财半年定期开放式人民币理财产品”。
这并非银行理财产品首度出现提前终止的情况。普益标准于2020年发布的报告曾显示,自2018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共有1432只产品提前终止,其中有1348只在《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发布之后终止,2019年银行开始加速清退部分存量理财,涉及622只产品,较2018年大幅增加。
研究部首席资管与利率债利率分析师章立聪对记者称,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是常规情况。全面净值化转型之后,理财净值波动将成为常态,产品业绩分化是必然趋势,产品间的优胜劣汰也会出现,业绩不佳、净值波动大、存续规模小且引发大量客诉的产品出现提前终止属于正常现象。
产品规模较小或是主因
关于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原因,多家机构公告提及了产品规模和净值波动等。如信银理财在四只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公告中表示,“经审慎评估本理财产品目前投资情况,管理人认为提前终止产品比维持产品运作更有利于保护产品持有人的权益”。
究其根本,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主要与管理规模有关。前述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投研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通常理财产品协议里会有提前终止的条款,会对产品规模或收益率进行设定,有的产品只有几百万或者小几千万,很难进行投资,像很多债的起购规模就是几千万。“有些产品募集的时候,规模就特别小,一打开开放,再一赎回,经常只剩几百万,没法管理。”
这也是业内的共识,对于理财机构而言,在可控范围内产品规模越大越好。前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财富管理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比如100亿的产品,可投资标的较为丰富,范围也比较广泛,通常会有2%~3%投资到非标产品中,以平滑收益率波动;而如果是几亿、几千万的产品,那么投资起来就相对有限。
而产品规模的大小,主要还与业绩挂钩,另外也与销售有关。“实际上就是依据投资者赎回情况而定。”前述股份行理财子公司财富管理相关人士告诉记者,比如在收益率相对较低的时候,投资者可能会选择赎回,去寻找其他替代品,进而使得产品管理规模骤降。
记者还注意到,近期提前终止的产品中,多为一年期定开产品。记者了解到,这或是由于此类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灵活度不高。“当时一些机构发这类产品是按照传统的资管思维来操作的,主要是为了节约报备的时间,但如今产品规模缩窄后,公司内部可能也在考虑管理和运营成本,多方比较之下,可能选择提前终止了该产品。”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称。
章立聪还对记者表示,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可能也涉及这些原因,一是在存续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净值波动较大,未达到业绩基准且差距过大,引发客诉和分行抵制,导致大规模赎回情况发生;二是一些理财产品是私募定制,如果客户不想继续投资,也会主动要求终止运作;三是部分银行理财产品设置了终止条款,如理财产品的总份额连续90个交易工作日低于3000万份,或产品资产净值连续90个交易工作日低于3000万元,产品管理人有权提前终止产品。
考验理财机构投研能力
对于投资者来说,提前终止产品并不一定是坏事。银行在压降存量产品的时候,需要尽量避免集中处置,确保平稳有序退出。
业内的共识在于,在全面净值化时代,理财机构要留住投资者,需进一步提高自身投研能力,通过提升专业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并引导投资者理解净值型产品收益风险共担的本质。
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也建议,真正回归“代客理财”的本质后,理财收益完全取决于实际投资结果,收益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难度明显加大,理财投资者应选择投研实力较强的理财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并尽量拉长投资周期,减少净值波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
梁涛近期表示,目前,银行业、保险业的资管产品净值化水平已经超过了95%,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显著提升。理财、信托、保险资管产品投向实体经济43万亿元,相当于社会融资总规模12.9%。理财公司改革稳步推进,已经批准设立了49家,开业了25家,4家由外资金融机构控股。作为重要的投资者,这些机构、这些理财公司将逐步成为资管行业的有生力量。
对于未来理财机构发力的重心,有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真正核心是对投资标的进行公允价值计量,否则风险无法度量就无法管控。这就要求在计算产品投资人权益时能够及时体现投资运作的成果,暴露出当前承担的风险,而产品估值是否合理、可靠,直接决定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现程度,可见估值能力是资管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资产管理机构应持续关注投资标的估值变化,将估值工作贯穿于募资、投资、运作管理和退出等各个环节,为投资者发现价值、创造价值。
(责任编辑:娱乐)
-
补足方式增加!银行卡微信支付宝也可用于补足北京社保卡支付不足部分
9月1日起,城镇职工参保人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可刷社保卡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的医药费,北京市医保局日前又明确表示,不足部分除了可用现金补足外,也可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进行补足。在定点医 ...[详细]
-
全市暂停生鲜电商外卖服务?不存在确有部分地区市民无法线上下单,商家平台正提升运力抓紧配送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任翀/郑朕 这些天,买菜、买药、外卖仍旧是市民最关心的话题。3月30日,一条“4月1日3时 ...[详细]
-
财联社4月2日电,据中国宝能官微4月2日消息,宝能集团董事长姚振华主持召开3月份董事长办公会表示, 集团当前首要任务是围绕全年工作,尽快走出流动性困境。一是关于理财产品兑付,已如约实现前期兑付,正在积 ...[详细]
-
SNE Research:1-2月动力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超100%,宁德时代位居榜首,市占率进一步提升
证券时报e公司讯,近日,市场研究公司SNE Research公布了今年前两个月的动力电池出货量数据,出货量合计为53.5GWh,较上一年度增长超过100%。其中,宁德时代的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分别为18. ...[详细]
-
陶琳特斯拉公司副总裁)自2013年正式走进中国市场,特斯拉入华至今已有整整9年。8月30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回顾了中国新能源车从无到有的十年。在她的印象中,当时新能源汽车对 ...[详细]
-
文旅部网站1日发布《文化和旅游部 公安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应急管理部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规范剧本娱乐经营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为规范“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活动,拟要求从事剧本娱乐经营 ...[详细]
-
“天价大白菜”再现 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立案调查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提供中新网上海4月2日电 记者 殷立勤)全力保障上海部分区域封控期间居民基本生活物资市场价格的平稳有序,连日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严厉打击各 ...[详细]
-
新华社巴黎4月1日电记者肖亚卓)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本月1日正式批准了2024年巴黎奥运会各运动项目的比赛日程。该届奥运会将于2024年7月26日开幕,8月11日闭幕,部分项目的比赛将于7月24日率先开赛 ...[详细]
-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孙忠)11月23日,交通银行与万科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交行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人民币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并提供多元化融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房地产开发贷款 ...[详细]
-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4月1日起,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网络餐饮服务餐饮安全管理规范》正式实施。该规范覆盖了网络餐饮服务的各个环节,比如供餐企业应有固定的经营场所,生食水产品等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