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新能源车企提价,最高涨上万元

文 | 记者 崔小粟
近日,源车元smart中国、企提零跑汽车等相继宣布,价最上调旗下部分车型指导价。高涨由于从去年开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及芯片短缺引起了零部件供应价格波动,上万今年上半年国内多家企业调整了旗下新能源汽车的源车元价格。
分析人士指出,企提进入8月,价最多家车企再次涨价意味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短缺等尚未完全得到缓解。高涨
▲广西柳州一家汽车物流园,上万工作人员检查准备外运的源车元新能源汽车。黎寒池摄/《瞭望》新闻周刊部分新能源汽车提价
7月中下旬以来,企提smart、价最零跑、高涨哪吒汽车、上万 等多家车企宣布对旗下部分车型提价,提价幅度在几千元至1万元不等。
8月1日,smart中国发布公告,受全球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全新smart精灵#1Premium配置车型售价自8月3日起将上调5800元。
此次涨价的车型,涨价前官方零售价为22.66万元,涨价后官方零售价将达到23.24万元。在上述公告中,smart中国表示,首批全新smart精灵#1预计将于今年9月开启交付。smart也成了首个车型未开始交付就宣布涨价的品牌。
零跑汽车7月31日也发布了价格调整说明,称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零跑汽车将从8月1日起对T03全系车型补贴后官方指导价进行调整。根据官网,各车型涨价幅度在5600元至6600元。
7月27日,哪吒汽车宣布U全系车型价格上调6000元。这是哪吒汽车进入7月后第二次宣布涨价。7月10日,哪吒汽车发布消息,对2022款哪吒V全系车型价格上调,涨幅在3000元到5000元不等。
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尚未完全缓解
今年3月以来,国内新能源车企开启了涨价模式。与上半年车企归因于“受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影响”“受芯片短缺影响“相比,本轮车企给出的涨价原因,一致提到了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大幅上涨的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4月,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一度突破50万元/吨,2021年初碳酸锂价格仅5万元/吨。截至8月初,碳酸锂价格仍维持在47万元/吨以上的高位。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叠加疫情等多重因素推动,汽车制造成本增加。多家车企再次涨价意味着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芯片短缺等尚未完全得到缓解。崔东树表示,汽车行业整体并不会迎来涨价潮,与新能源企业相比,传统车企需求萎缩,涨价底气不足。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发现,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成本上涨,另一方面是消费者的旺盛需求。以新能源汽车龙头为例,7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逾16万辆,同比增长超过220%,这已经是比亚迪连续第5个月销量破10万辆。不仅比亚迪,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的7月交付数据显示,主要新能源车企销量同比均呈大幅上升态势,其中广汽埃安、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单月销量全部破万。
多家公司积极应对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需要避免价格过快上涨。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无论从汽车产业发展大局还是从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而言,原材料价格过高,不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顶住疫情的冲击和芯片短缺的压力,肩负着稳增长的重任。
多家上市公司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受到供应链压力,作出调整也属正常。我们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也较大,在今年上半年作出小幅调整。更多的是凭借内部供应链调整和成本优化,抵消了大部分原料上涨带来的售价压力,让利于消费者。”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不少车企正纷纷加大对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布局。广汽埃安自研动力电池试制线于今年3月打桩开建,项目总投资3.36亿元,预计年底建成,初期先建设一条中等规模生产线,后期启动量产线建设。未来广汽埃安30%的高端电池将自研自产,而70%的中低端电池则由外部电池企业代工。
北京奔驰发布消息称,国产新一代梅赛德斯-奔驰电池在北京奔驰电池工厂正式下线,新一代电池将搭载在即将投产的国产全新EQE上。
业内分析人士提出,自主研发动力电池不仅可以缓解车企的成本压力,也可提高其供应自主能力。
相关文章
- “大家围着一头牛看,老师讲解牛的身体结构功能、器官位置,教学生打针、灌肠等常规诊疗技术,我们试着检查牛的心跳、肺部呼吸、胃肠蠕动。”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专业的王一楠描述着上课时的场景,她觉2025-07-07
- 3月30日晚间,证券交出2021年的成绩单,全年公司实现营收298.7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02.39亿元,首次跻身净利百亿元俱乐部。上半年净利罕见下滑,四季度加速追赶2021年上半年,中信建投证券2025-07-07
- 新京报快讯 据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官微消息,近期,澳大利亚边境执法人员数次针对中国赴澳留学人员入境悉尼时进行无端盘查、检查手机等个人物品,并将中国高校组织军训认定为所谓“军事训练”,以隐瞒所谓“军事训2025-07-07
-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3月30日公布的2021年年度业绩显示,其去年净证实储量、净产量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年油气净产量达573百万桶油当量;净利2025-07-07
- 转自: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雪)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二级巡视员陈宏生11月23日在2022论坛年会上表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当前百年未有之大2025-07-07
TOP20业绩出炉!易方达年赚45亿元,招商基金、东证资管净利润增速领跑
记者 杜萌 杜薇截至3月30日晚间,随着多家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度报告,易方达、广发、汇添富、南方等多家头部公募的2021年业绩也随之公之于众。按照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界面新闻记者整理了截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