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外资,中部地区何以成为最大赢家?
原标题 吸引外资,吸引外资中部地区何以成为最大赢家 | 新京智库
中部地区成本低、中部物流畅、地区大赢人才多、何成潜力大是为最外商近年来加大投资的主要因素。
▲长沙新港货运码头一角。吸引外资图/IC photo文 | 刘典
商务部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中部今年1月至5月,地区大赢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642亿元,何成同比增长17.3%。为最
与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4.9%相比,吸引外资此次使用外资持续增长的中部数据充分体现中国市场使用外资质量显著提高、外向型经济不断提质的地区大赢新特征,前4个月中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何成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为最
在疫情冲击与更趋复杂严峻外部环境影响下,中国市场为何继续保持吸引外资的独特向心力?中部地区何以成为外商投资“新热点”?理解以下重要趋势或许是解开中国市场吸引力之谜的钥匙。
▲3月3日,湖北省襄阳市,二汽基地汽车制造厂停车场。图/IC photo1
中部地区使用外资为何表现突出
中西部地区正在成为引资新沃土。
商务部数据显示,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6.1%、35.6%和17.9%。
中部外资流入增势迅猛,政策红利、发展潜力和产业扩散是重要原因。
近年来,政策方面持续支持中西部地区,推动更多的外资参与中西部地区投资。同时也在制度层面推动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加大开放。
值得一提的是,中部地区基础好、成本低、物流畅、人才多、潜力大,是外商近年来加大在中部地区投资的主要因素。
2021年7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提出要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着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美丽中部,着力推动内陆高水平开放。
以湖北省为例,1-4月招引制造业项目2233个,占比66.71%;“51020”现代产业项目2548个,占比76.1%,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45个,汽车制造产业项目149个,现代化工及能源125个,大健康项目107个,现代加工382个。招引外向型项目559个,其中外贸项目476个,外资项目83个。
武汉、长沙、合肥等中部城市,本身具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配套能力强,地区的辐射作用突出等优势,而且地方政府也给予了扎实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在东部产业加快向中西部转移的背景下,基础条件较好、产业链供应链较成熟的中部地区外资流入增势迅猛,今年1月至5月,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速,在东部地区的2倍以上,也就在情理之中。
▲6月13日,安徽省合肥庐阳经济开发区中外运供销物流园项目建设基地,工人们正在抢时间、赶进度,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图/IC photo
2
高科技产业成为吸引外资新抓手
高科技产业布局呈现向中部扩散趋势,为中部地区吸引外资增添新抓手。
从外商投资的产业分布结构来看,国际资本积极流入高技术产业。1月—5月,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2.7%,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2.9%,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5.4%,大量投资涌入高科技产业,为中部地区发展注入新发展动能。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近年来,中部地区强化产业集群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可圈可点。例如,武汉光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长沙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抢占“制”高点。
随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逐渐形成区域经济增长极,高科技产业稳步发展,这也是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速亮眼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中国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外资从过去集中在规模化、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转向高技术、人才密集型企业。
2022年正在修订扩大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将充分发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效应,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特别是扩大中西部外商投资制造业鼓励类目录,结合有关省份的特色优势产业,新增或扩展了先进制造、科技创新、现代服务、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等相关条目。
目前,数字技术、、汽车制造、绿色低碳、生物科技等产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中部地区新的风向标。
3
高水平开放塑造发展新优势
高水平开放塑造发展新优势。2017年—2021年,中国连续5年修订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版负面清单,外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分别由93条、122条缩减至31条、27条。随着自贸试验区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将会提供更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更广泛的经贸合作领域以及更高水平的对外承诺,同时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等一系列高水平开放的政策措施持续落地,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对外开放是有效吸引外资的重要“法宝”。
从投资来源国数据看,1月至5月,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52.8%、27.1%、21.4%。
今年2月份起,RCEP正式对韩国生效,将中韩贸易投资推向新的发展阶段,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产业成为中韩投资领域新的亮点。
与此同时,在疫情对于全球经济的持续冲击下,中国仍然不断扩大开放水平,深入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使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投资的热情依旧,有效提升中国市场对外资的吸引力。
而美国和德国等欧美国家对于中国市场实际投资的增长,则再次证明了我国在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产业配套等方面依然拥有较强的综合比较优势,市场吸引力不减。
当前,我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使用外资“高水位”运行殊为不易,也凸显深化对外开放促发展的重要性。从外资数据变化中也可以看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其蕴藏无数新发展机遇,这也正是外资看好中国市场、持续加码投资的重要考量。
为此,应继续保持深化对外开放优势,使中国成为国际投资者眼中的“宝藏市场”。一是中国拥有齐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二是中国拥有一个不断提升消费意愿的超大规模市场,三是各类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断出台。
中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将促进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深度交融,保障“中国号”经济巨轮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平稳前行。
新京智库特约撰稿|刘典(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聘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知识)
-
外交部发言人 赵立坚:本届南博会以“共享新机遇,共谋新发展”为主题,80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代表,30余家国内政府机构,64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参展与会。各方集中签约投资额超4000亿元人民币;场外 ...[详细]
-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世界银行前行长、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佐利克在美国《外交》双月刊3/4月发表一篇文章,题为《在下一次冲击之前,美国如何才能建立适应性更强的全球经济?》。全文摘编如下:未来十年 ...[详细]
-
60只产品净值升回传统预警线,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仍为仅75%,创年内新低,信心回升尚需努力
财联社北京,记者 黎旅嘉)讯,随着近期市场回暖,私募基金的累积净值也有所回升。截至,3月21日,私募全行业有逾60只产品净值升回0.8元的传统预警线。此前,多家百亿级私募旗下产品触及预警线,令私募行业 ...[详细]
-
每经记者 李玉雯 3月22日,每经记者咨询了解到,南京、苏州两地房贷利率有所下调。其中,南京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降至5.4%;苏州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降至4.6%,与当前五年期以上LPR持 ...[详细]
-
我的钢铁网导语:11月中旬以来,CBOT美豆主力11合约冲高回落,小幅回调。截止到11月23日CBOT报收于1432.5美分/蒲,涨2.78美分/蒲,涨幅为0.19%;与此同时,截止到11月23日主力 ...[详细]
-
花旗:加密货币价格波动阻碍交易活动 下调Coinbase目标价至275美元
花旗分析师Peter Christiansen发布研报,将CoinbaseCOIN.US)的目标价从300美元下调至275美元,仍维持“买入”评级。这位分析师表示,最近加密货币价格的波动可能阻碍了Co ...[详细]
-
据央视新闻消息,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天一审公开宣判中共福建省委原常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张志南受贿、滥用职权案,对被告人张志南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滥用职权罪 ...[详细]
-
23年波音向中国交付876架737-800客机,东航数量最多
3月21日,东方航空公司一架从昆明飞往广州的波音737-800客机在广西梧州上空失联并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目前,坠毁原因尚未确定。然而在资本市场,隔夜美股波音低开低走 ...[详细]
-
本报记者 茹阳阳 吴可仲 北京报道11月19日,“2022中国绿色金融学术年会”于武汉举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马骏围绕“碳中和与转型金融”主题发表演 ...[详细]
-
“宛平南路600号”建议:居家也不要在形象、作息等方面太潦草3月22日上午10:00,上海市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