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预期下的“牙茅”:通策医疗前三季度净利下滑17%
原标题:集采预期下的牙茅“牙茅”: 前三季度净利下滑17%
来源:华夏时报
10月25日,“牙茅”通策医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策医疗”)盘中跌超7%,集采截至收盘,预期医疗报收于122.40元/股,通策日跌幅3.26%。前季然而就在今天早些时候,度净通策医疗在其发布的利下机构调研内容纪要中称,将在11月1日开始运用新的牙茅种植定价系统,预计明年应该是集采种植牙的高峰期。
10月24日晚,预期医疗通策医疗披露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通策期内,前季公司实现营收21.39亿元,度净同比微增0.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利下净利润5.15亿元,同比下滑16.92%。牙茅对于业绩下行,机构调研内容纪要中称,业绩变动主要受疫情、人力成本增加与建设蒲公英分院这三方面影响。据通策医疗公告判断,集采导致的观望情绪,有望在后续放量。
事实上,通策医疗业绩走低早有预兆。自2021年Q4至2022半年报以来,通策医疗业绩持续下行。营收下滑与其千亿市值是否相称?中缔资本合伙人刘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认为目前可能存在一些市值泡沫,但具体评估需要结合通策医疗未来的部署。他们是否有一些持续发力的策略,是否能寻找到突破困境的新增长点,以及高层的管理能力是否能抵抗风险。”
净利下滑16.92%
10月24日晚间,通策医疗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约21.39亿元,同比微增0.14%;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15亿元,同比减少16.9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4.97亿元,同比减少18.66%。
而从Q3季度业绩看来,通策医疗于报告期内实现营收约8.21亿元,同比微增0.29%: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20亿元,同比减少18.47%;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2.11亿元,同比减少20.74%。
对于业绩增长乏力的原因,通策医疗方面总结为坚持逆势扩张战略、疫情影响仍在、种植牙集采造成的观望等原因,与半年度报告期间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基本相同。对此刘瑶认为,“疫情导致门店流量减少、种植牙集采触发投资热情降低,二者为通策医疗带来沉重打击。未来如何保持业绩增长,通策需要调动管理和经营智慧。”
通策医疗在公告中对业绩下行给出了具体说明。通策医疗表示,疫情影响仍然持续存在,受宏观经济不确定担忧的影响,目前部分消费者存款意愿上升,消费意愿不足,这也是目前阻碍口腔医疗服务需求进一步放量的因素。在机构调研内容纪要中,通策医疗进一步表示,第三季度新增义乌区域部分时间段防控、宁波区域部分静默等。
除疫情因素外,通策医疗表示当前的逆势扩张战略也使得公司付出不少经营成本。2022年公司开始逆势扩张,以便为下一步发展做好准备,特别是为后集采时代的准备,扩大生产力,主动降存量支持蒲公英发展的策略。蒲公英分院报告期内贡献2.98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2%,目前处于筹建或培育期,部分仍在亏损、生产力尚未充分释放,所以新增蒲公英分院净利率仅8.5%,是公司战略主动选择的结果。
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公司为实现逆势扩张,正处于人力扩张期。公司储备大量人才,人力成本支出攀升,从而削弱了当期利润。其中,杭口集团为新建的城西总院区、紫金港医院、滨江未来医院等大型口院以及新设蒲公英分院的医护人才等储备共计1000余人,第三季度增加人力成本近4000万元。
种植牙集采带来的影响
作为一家上市26年的老牌公司,历史上的“牙茅”通策医疗曾给予过投资者足够回报,甚至交出过十年十倍业绩的成绩单。近年来,受种植牙集采影响,公司业绩开启持续放缓模式。
2021年Q4,通策医疗公告称,公司实现营收6.44亿(同比+6.77%),归母净利润0.83亿(同比-10.77%),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同比-25.8%)。彼时,通策医疗方面发布公告解释,医院受疫情影响,门诊人次同比下降。相比之下,同年年报显示业绩并未受到牵连,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27.81亿(同比+33.19%),归母净利润7.03亿(同比+42.67%),扣非归母净利润6.71亿(同比+41.74%)。
与此同时,种植牙集采传出风声。2021年下半年,国家医保局局长胡静林曾赴四川调研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专程前往华西口腔医院询问口腔科医用耗材的情况。2021年11月18日,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率先披露集采信息,开始采集口腔类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范围涵盖口腔种植体系统所需的医用耗材。
而后时间来到2022年2月11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明确就种植牙集采给出时间表。在此背景下,通策医疗2022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13.18亿元,同比增长0.05%;归母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15.73%;归母扣非净利润2.86亿元,同比下降16.21%。
对此,通策医疗在公告中称,今年8月以来,种植牙集采政策逐步落地,集采政策在全国范围内把种植牙服务做了科普工作,绝大多消费者了解了集采以及种植牙,提升了口腔意识,咨询的客户大幅增加,但集采也同样导致许多消费者处于观望状态,下单购买的人数并未显著增加。
一位不便具名的二级市场分析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种植牙集采尚未全面落地,因此在现阶段的门店营收上,不足以对通策医疗产生重大影响。但这样的趋势下,投资者已经不敢上前,只能保持观望态度。”
可能出于对投资者情绪的预判,今年8月23日,通策医疗董事长吕建明曾就种植牙集采发表看法。吕建明在直播中回复称,“请各位股东多帮我们做宣传,我们也有3000、3500(一颗)的种植牙,希望更多的客户能到我们这里来享受这个价位的服务。我们要长期来看而非短期看通策医疗,口腔人才需要自主培养而非挖人。”
此外,吕建明通过文字回复投资者提问,希望这次国家的惠民政策推出以后,市场能够非常快得到普及落地,将会大幅增长种植牙的数量,公司有大量的种植医生,能够覆盖增长的种植牙需求。
刘瑶认为,“通策医疗未来能否进一步获得种植牙市场红利,还存在不确定性。对通策医疗而言,种植牙落地是否会为业绩带来美好未来,还要靠时间来去伪存真。但可以肯定的是国内口腔患者人数庞大,因此口腔市场还会持续增大。在这个增量市场中,总会冒出一些带动行业的增长点。”
(责任编辑:知识)
-
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据“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印发《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指南》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 ...[详细]
-
“泽熙旧部”批量重出江湖,“栖身”小私募,能否重复总舵主盛况?
来源:资事堂 十多年前,私募“总舵主”徐翔带领的泽熙投资在A股创下“惊天业绩”,成为一时传说。十多年后,当年盛况的主人公已不在市场内,但曾伴随其左右的泽熙旧部们,则悄然间又在私募业内“复出”。他们是谁 ...[详细]
-
各高校自主研判开学和返校时间8月24日上午,海南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海南省教育厅党委委员、副厅长黎岳南表示,海南将按照“省级统筹指导、市县属地决策、分类分区分时”的原则开学,各市县中小 ...[详细]
-
昨日,A股迎来幅度较大的调整。多家基金公司认为,市场短期调整属于正常情况,新能源等高景气赛道过于拥挤,部分机构有获利了结冲动。中期市场格局依然较为健康,看好优质资产的逢低布局机会。市场缘何调整昨日,前 ...[详细]
-
据上交所发布微博消息,股价近期多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上交所依规对出现异常交易行为的投资者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11月22日,天鹅股份开盘一字跌停,报29.86元。截至昨日,该股曾录得11连板。11月 ...[详细]
-
“泽熙旧部”批量重出江湖,“栖身”小私募,能否重复总舵主盛况?
来源:资事堂 十多年前,私募“总舵主”徐翔带领的泽熙投资在A股创下“惊天业绩”,成为一时传说。十多年后,当年盛况的主人公已不在市场内,但曾伴随其左右的泽熙旧部们,则悄然间又在私募业内“复出”。他们是谁 ...[详细]
-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倪浩】面对连月强势上涨,、日元、、等非美主要货币纷纷“败下阵来”,连续创下10年甚至20年的最低点位。2021年对美元升值的在今年4月也开始出现下跌。面对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继续 ...[详细]
-
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针对外媒提到台积电发展先进制程,耗费不少电力的消息,该公司8月26日引述2020年工研院产业科技国际策略发展所ISTI)模型推导分析结果,称台积电每使用1度生产用电,能为全球减 ...[详细]
-
受多重因素影响,近期汇率呈现较大波动态势。不过,当前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指数仍处于100上方,与国际上主要非美元货币相比,展现出较强韧性和稳定性。业内人士表示,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将继续受内外多重因素 ...[详细]
-
新三板三家银行半年报相继亮相:业绩“一升两降” 贷款规模实现全面增长
本报记者 吕 东在A股上市银行半年报密集披露之际,新三板挂牌银行的上半年业绩也开始陆续披露。尽管新三板挂牌银行数量仅有7家,但其业绩往往“冷热不均”。截至目前,新三板挂牌银行中已有一家村镇银行和两家农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