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环保规划印发,部署8类重点工程

国家将在黄河流域推进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等8类重点工程,黄河环保推动绿色产业升级,流域类重解决沿黄河省区产业结构总体偏重的生态问题。
由生态环境部、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自然资源部、点工水利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黄河环保《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下称《规划》)28日对外公布。《规划》提出,流域类重到2030年,生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规划到2035年,部署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点工到本世纪中叶,黄河环保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形成,流域类重重现生机盎然、生态人水和谐的景象。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煤化工行业企业数量约占全国的80%,干支流沿河1公里范围内有较多风险源,企业治污设施、环境监管及沿河污染预警应急水平等尚未完全达到高质量绿色发展要求。
“黄河流域迫切需要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流域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院长王金南28日晚在解读《规划》时介绍,目前,黄河流域水质和各省区空气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汾渭平原污染严重;流域土壤污染程度和尾矿库环境风险较高。
王金南说,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缓解水资源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他说,黄河以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着沿黄河省区人民群众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生命线。同时,黄河水资源极为短缺,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部分支流出现断流,甚至存在挖湖造景的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黄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47亿立方米,不到长江的7%。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80%,远超40%的生态警戒线。流域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6.9%,生态环境补水占比仅为7.7%。部分支流生态流量不足,13条主要一级支流中有7条出现过断流。
“需要全方位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坚决遏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通过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能力。”王金南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流域的山区景观。摄影/章轲此外,黄河流域也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王金南介绍,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实力较强。2020年,沿黄9省区原煤、焦炭、原盐、烧碱、纯碱、农用化肥、粗钢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80%、58%、44%、52%、52%、51%和26%。同时,沿黄河省区产业结构总体偏重,部分地区“一煤独大”“一油独大”,发展新动能不足。
《规划》从水、气、土、生态、固废等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方面,部署了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清洁取暖改造工程、移动源污染治理工程、土壤与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危险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工程、医疗废物收集处置能力提升工程等8类重点工程。
以水环境保护与治理工程为例,按照《规划》,将实施黄河流域干支流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工程。统筹推进水质净化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治理工程、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工程和生态用水保障工程,以黄河宁夏段、汾河、渭河等干支流为示范,实施25条入黄支流和21条入黄排干沟渠综合治理工程,实施8个重点湖泊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实施一批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重大工程试点。
同时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以宁夏、陕西为示范,开展79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和70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源达标治理、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水源涵养等综合保护工程。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水生态环境规划研究所副所长赵越介绍,在水环境方面,《规划》提出推进三水(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治理修复水生态环境,要求落实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科学配置全流域水资源。
“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污染治理。”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各省区将把《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重大工程纳入本地区相关规划和投资计划,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储备,加大本规划工程项目资金倾斜和要素保障力度。
同时还将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引导调控社会资源,用好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本规划工程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持。
相关文章
- 财联社11月21日电,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区划定及管控方案》提出,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2025-07-08
- 随着春节假期结束,许多人陆续开始返岗复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今年开年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早”,各地企业生产线快速运转,返岗复工按下快进键。眼下,浙江宁波一家高精密零部件制造企2025-07-08
- 1月30日晚,A股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披露收官。截至1月30日22点,A股共有2055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913家预喜,预喜比例为44.43%。438家公司预计2022年亏损过2025-07-08
- 1月30日晚八点,创金合信基金2023“不一样的新年投资策略会”之宏观专场举行,创金合信基金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苏彦祝与首席经济学家郭磊、首席经济学家李超、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民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周君2025-07-08
友邦保险11月23日斥资约2.25亿港元回购301.74万股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2025-07-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