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度首次亏损,今年股价跌近46% 光线传媒的好电影都去哪儿了?

每经记者 毕媛媛
上市11年后,次亏光线传媒(SZ300251,损今股价6.79元,年股市值199亿元)在第三季度迎来首亏。价跌近光
10月27日晚,线传光线传媒发布2022年度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出现近亿元亏损。这是光线传媒2011年上市后首次第三季度单季亏损。今年公司股价也跌去了45.81%。1月4日,光线传媒收盘价为12.6元/股,到10月28日收盘跌至6.79元/股。
影视行业仍没有从疫情中缓过来,老牌影视公司光线传媒更是遭遇最大的“水逆”。而在股价下行时,光线传媒转而开始回购股票。
缺席大档期、股价大跌……光线传媒能在今年最后一个季度交出爆款电影吗?
上市11年,光线传媒首此在第三季度出现亏损。
10月27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85亿元,同比减少29.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减少81.64%。具体到2022年第三季度,光线传媒营业收入为1.02亿元,同比减少5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876万元,同比下降244.57%。
这一份财报的发布,可以说让光线传媒“一夕回到上市前”。
仅从数据而言,这是光线传媒2011年上市后首次在第三季度出现亏损。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光线传媒第三季度净利润超过10亿元,而在受疫情影响的2020年、2021年,光线传媒第三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315万元、6831万元。
作为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民营电影公司之一,光线传媒参与推出了《人再囧途之泰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美人鱼》等多部爆款影片。2016年,光线传媒发行《美人鱼》,影片票房突破30亿元,刷新华语电影票房纪录;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期档上映,以超过50亿元的票房成为年度票房冠军,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降世》仍在中国影片票房总榜中位列第四名。
图片来源:豆瓣不过,2022年,擅长打造爆款的光线传媒“失灵了”。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截至10月28日,今年票房排名前十位的影片中,均无光线传媒主出品或者联合出品的影片。
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执导,十月文化、光线传媒全资控股的彩条屋影业出品的动画影片《深海》,曾被寄予厚望在国庆档上映,但最终没有获得定档通知。
图片来源:豆瓣10月19日,光线传媒在深交所互动易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深海》目前在正常过审中,具体上映档期需根据审批及市场情况择机安排。
贴在光线传媒身上的另一个标签,是“以小博大”。
研报认为,自2015年以后,光线传媒几乎每年都会出品发行至少一部票房超过10亿元的电影,通过数十余年的经验积累,光线传媒已经渐渐找到了市场主流的内容偏好,而“以小博大”的战略效果明显,通过低成本撬动高额收益,从而使得光线传媒电影业务毛利率领先于行业其他玩家。
但今年,因为疫情反复,电影行业再次迎来“寒冬”,今年整体观影人次和上座率都出现下滑。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2年的影片上座率为6.3%,是2014年以来的最低值。2020年和2021年,上座率分别为8.1%和7.9%。
今年以来,光线传媒股价也出现大幅下跌。截至10月28日收盘,光线传媒的股价为6.79元/股,今年累计跌幅达到45.81%。
据每经记者统计,今年年初,股价在10元以上的影视上市公司尚有5家,分别为(SZ002739,股价9.67元,市值211亿元)、光线传媒、(SH600977,股价10.54元,市值197亿元)、(SH601595,股价8.44元,市值37.8亿元)和(SH603103,股价11.53元,市值73.1亿元)。在三季度结束后,股价还在10元以上的影视上市公司只剩下万达电影和横店影视。
股价下行时,光线传媒开始回购股票。截至10月12日,光线传媒已使用自有资金1.5亿元(不含交易费用)通过二级市场回购公司股份共计1973万股,显示出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认可。
研报认为,虽然疫情导致光线传媒上半年业绩承压,但公司类型片表现优异。第一季度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当期票房的影片总票房约为12.04亿元,其中包括2部2022年上映的影片(《狙击手》《十年一品温如言》,总票房7.67亿元)以及2部上映于2021年但部分票房计入2022年的影片(《误杀2》《以年为单位的恋爱》,总票房4.36亿元)。2022第二季度公司参与投资、发行的影片《我是真的讨厌异地恋》《五个扑水的少年》(重映)上映,总票房1.73亿元。
部分券商对光线传媒依旧抱有信心。据华安证券预计,光线传媒2022年~2024年营收为20.81亿元、25.18亿元和28.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8亿元、10.87亿元和13.30亿元。华安证券认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电影行业修复速度有望回升,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有望随之回暖。
相关文章
因需求增多而生、存在诸多隐秘问题,“上门代厨”的生意能持久吗?
转自:工人日报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代驾”,但有没有听说过“代厨”?近日,“湖南一女子上门为年轻人代厨,做四道菜收费68元”的消息引发关注。而在社交媒体上,网约形式的“上门代厨”也悄悄火了起来,四个菜从2025-07-07- 英国国家统计局周二表示,5月至7月,英国的职位空缺数量减少了19800,达到127万,为2020年8月以来首次下降;第二季度就业人数增加了16万,比截至5月的三个月减少46%。这些数据表明,英国紧俏的2025-07-07
- 北京青年报记者8月16日了解到,鉴于肉毒杆菌污染的可能性和阪崎克罗诺杆菌的威胁,美国食品服务业领头公司Lyons Magnus日前在召回名单中新增30多种饮料。其中就有网红燕麦奶OATLY。而该品牌官2025-07-07
- 里三层外三层、混搭红酒、装红木盒……中秋将至,这样的月饼可不允许卖了。为了让月饼包装瘦身“轻装上架”,避免包装喧宾夺主,修改后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已于8月15日起强制实施。2025-07-07
吴晓求:要逐渐推动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创业等成为人们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
每经记者 刘嘉魁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11月22日,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启幕。本届峰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以“凝聚资本力量 助力创新创2025-07-07- 文/王琳徐磊决定从工厂离职,原因很简单,钱难赚了,收入比之前少了三分之一。这是大部分国产手机一线组装工人正在经历的事情。在经历了最后的繁荣后,手机厂商迎来了大萧条的逆转。2021年全年,国产品牌手机出2025-07-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