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坤”真的好起来了?业绩规模都有回升,最新持仓曝光!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赵云
随着基金四季报持续披露,坤坤更多明星基金经理的真的最新持仓动向浮出水面。记者注意到,好起回升易方达张坤在过去的业绩四季度也对持仓进行了一些调整。
其中比较明显的规模变化是,腾讯控股成了多只基金的持仓第一大重仓股。这也是曝光继2021年四季度之后,腾讯控股重回到张坤的坤坤第一大重仓股,不过具体到腾讯控股的真的最新持股数上,各只基金又有升有降。好起回升
Wind显示,业绩从去年11月截至今年1月19日,规模张坤的持仓易方达蓝筹精选反弹幅度达到46%,在主动偏股基金中居前。曝光此前有媒体报道,坤坤他所管理的其他基金净值也在快速回血。
在四季报中,张坤也谈到了自己对投资的一些看法,他表示:“任何投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一个投资者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投资方法的局限性,放弃完美,保持淡定的心境,能够从容的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不因市场的短期波动喜或悲。”
腾讯控股重回第一大重仓股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张坤的管理产品规模均有不同幅度回升,总规模增至894.34亿元,较上季度末的830.46亿元增长了63.88亿元。
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2022年四季度末规模为570.75亿元,相较于2022年三季度的532.31亿元,回升了38.44亿元;由易方达中小盘转型而来的易方达优质精选,2022年四季度末规模为189.34亿元,较2022年三季度的173.81亿元增长了15.53亿元;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2022年四季度末规模为83.45亿元,相较于上季度末的78.18亿元提升了5.27亿元;易方达亚洲精选(QDII)规模为50.81亿元,较上季度末的46.17亿元,增长4.64亿元。
持仓方面,张坤管理时间最长的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前十大重仓股相比于2022年3季度末时,没有出现变化,但是持股数方面出现了增减。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腾讯控股,变成了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数从2022年3季度末的592万股增加到了626万股,的持股数也从91.80万股增加到了98万股。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再看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截至2022年底,腾讯控股同样也是第一大重仓股,不过不同的是,持股数从2022年三季度末的2000万股下降到了1890万股,但是贵州茅台的持股数从282万股增加到了303万股。另外,持股数增加的还有药明生物,持股数从5420万股增加到了5600万股。
(数据来源:天天基金)张坤管理的另外两只基金,不管是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还是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 ,腾讯控股同样也都是第一大重仓股。不过在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上,对腾讯控股的持股数从290万股下降到了276万股,在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上,对腾讯控股的持股数从155万股上升到168万股。
可以看出,上述四只基金在2022年底时,第一重仓股都变成了腾讯控股,而腾讯控股上一次成为第一大重仓股是在2021年底,彼时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持有腾讯控股的数量分别为527万股、1832.62万股和268.80万股。
张坤在四季报中也坦言:“四季度对结构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科技等行业的配置,降低了消费等行业的配置。”
放弃完美,接受投资体系的局限性
此外,张坤在四季报中表示:“市场在2022年10月份经历了一轮快速下跌,紧接着就进行了一轮快速的反弹,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先生的‘狂躁性’展露无疑。在未来,市场先生再次出现间歇性的情绪不稳定也几乎是必然的。投资者在面对市场的动荡起落时,内心难免受到煎熬,也会迷茫不安。”
对此,张坤也谈到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认为:“首先,一个投资人用什么样理论去看市场,就会有什么样的投资行为模式。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是企业内在价值和价格,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寻找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机会,并不在意近期股价的走势;对于趋势投资者来说,关注的是趋势的开始和终结,至于交易对象的内在价值则不在关心之列。面对同样一个市场,投资者用不同的理论和时间尺度,有完全不同的投资策略,都是合理的。”
“第二,任何投资体系都有其局限性。任何体系都只能解释市场在某些时间维度的运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无能为力的。如果结合两种投资体系是否会更好呢?事实上,这就像一个人左眼带着近视镜,右眼带着远视镜看世界一样,两只眼睛看到的东西完全不同,甚至可能是冲突的,感觉会更加诡异。因此,在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时,意味着接受它的优点同时,也只能同时接受它的缺点。 ”
“第三,选择任何一种投资体系,不在于了解它的熟悉程度,而在于对这种理念是否真的相信,是否能够一如既往的坚持。只有通过不断经历逆风期,才能逐步摸索到什么是哪些缺陷是自己心甘情愿承受的。我认为,一个投资者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清晰的了解自己投资方法的局限性,放弃完美,保持淡定的心境,能够从容的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不因市场的短期波动喜或悲。从概率上说,某一次机会的错过,或者某一笔投资的亏损,这都是投资体系固有的一部分,不必对此过于烦恼,坦然接受自己所选择的体系的缺陷。投资者在市场中注定是孤独的,需要时刻保持一种克制而理性的心理状态,不需要大量的行动,而是极大的耐心,坚持投资原则,等到机会时全力出击,然后就是耐心的等待。我们内心真正相信的投资体系有助于我们平静的度过市场的动荡期,从而不至于被情绪接管投资操作。”
展望未来,张坤还认为:“随着新冠病毒回归乙类传染病管理,疫情防控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将大幅降低;地产行业经过了2022年销售的下滑后,销量与行业长期可持续销量的差距得以缩小,并且相关政策也有望避免地产行业过快下滑引发的系统性风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接回应了市场的担忧,提振了市场的信心。我们认为,相比2022年,这三个方面的宏观风险因素在2023 年都得到了相当的改观,这也 为我们自下而上选择优质公司提供了更加平稳的环境。此外,我们认为不少优质企业的内在价值在2022年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股票价格却有所下跌,这种价值和价格的反向运动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更好的赔率。”
相关文章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姜樊)中国支付清算协会11月23日下发通知称,协会拟组织开展2022年度收单外包服务机构非现场检查工作。根据相关通知显示,此次非现场检查对象为截至2022年11月11日前在协会完成2025-07-07
新高教集团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6.2亿元同比增加9.19%
02001)发布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该集团期间内取得收入19.2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加28.33%;股东应占溢利6.2亿元,同比增加9.19%;每股基本盈利0.39元,拟派2025-07-07- 车企自建供应链,已经成为趋势。11月28日,“小鹏汽车将自研电池”的传闻引发关注,随后小鹏汽车方面称目前坚定聚焦汽车主业,否认了这一传闻。这一消息之所以被广泛传播,正是因为车企自产电池已经成为普遍现象2025-07-07
- 近日,京东的消息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先是以高管降薪等多种方式提升员工待遇,并一度冲上微博热搜;再是2022年三季度的发布,表面上维持扭亏为盈的高质量增长,但实际却是以营收增长疲惫、用户规模流失及削减2025-07-07
- 美东时间11月21日盘后,ZoomZM.US)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业绩,其中销售增长为有记录以来最慢,并略微下调了全年营收预期。数据显示,Zoom第三季度营收为11亿美元,同比增长5%,符合分析2025-07-07
- 一旦企业进入第11章的破产重组程序,将有权自动中止债务偿还,债权人也不得对其采取任何措施,这很大程度上为企业争取了时间来度过危机。声明称,BlockFi将继续暂停平台的运营,目前手头现金2.569亿美2025-07-07
最新评论